尾矿是矿山采选作业后环节得到的废弃物,在中国,尾矿在绝大多数矿山以矿浆的形式积存在修建的露天尾矿库中。尾矿长年陈放于尾矿库,成为了自然环境的一大污染源,土壤、水源和空气都会因尾矿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。
尾矿对土壤会造成多种污染。原矿可能就携带了超标污染物,如放射性元素;选矿过程中添加的化学药剂残留在尾矿中;当尾矿在地表堆放时,尾矿发生氧化、水解和风化等物理化学变化,也可能使原本无污染的组分转变为污染组分,成熟掌握尾矿干排核心技术,如有色金属矿山普通存在的某些重硫化物。这些污染物质进入土壤中,使土壤变质。
尾矿干排具有占地少,安全性高,后续生产成本低,可延长原有尾矿库或尾矿坝的服务年限,降低尾矿库或尾矿坝的管理成本。同时对堆场要求的条件不苛刻,可利用废弃的采矿坑作为堆场;回水利用率可达到80%以上。
尾矿干排处理技术,通过砂泵、浓缩旋流器、高频振动脱水筛、压滤机等设备组合应用,山西尾矿干排,解决了制约尾矿库安全的固液分离问题,大大提高了选矿厂回水的利用率,为尾矿的安全堆存提供了新思路。
尾矿干排对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
有些选矿过程需加入一些药剂,尾矿中就会残留一定量的药剂。如选金用的qing化物是一种剧ju药剂;选矿中常用的黄药、黑药、酚类化合物在水中散发出一种难闻的特殊气味,对人畜是非常有害的;还有一些原存于矿石中的重金属元素,由于化学药剂的作用,而存在尾矿水中,这些尾矿水流入附近的河流或渗入地下,全尾矿干排成套设备,就会严重污染河流及地下水源。据调查,冶金矿山9个重点选矿厂附近的14条河流被污染,矿区周围水井的水质普遍达不到饮水标准。